Home
English Books
中文图书
  • 壹嘉个人史
  • 海外华文写作丛书
  • 长篇小说
  • 人文/历史/社科
  • 作品集
One Kite
Our Authors
Shop
Contact
about
Home
English Books
中文图书
  • 壹嘉个人史
  • 海外华文写作丛书
  • 长篇小说
  • 人文/历史/社科
  • 作品集
One Kite
Our Authors
Shop
Contact
about
More
  • Home
  • English Books
  • 中文图书
    • 壹嘉个人史
    • 海外华文写作丛书
    • 长篇小说
    • 人文/历史/社科
    • 作品集
  • One Kite
  • Our Authors
  • Shop
  • Contact
  • about
  • Home
  • English Books
  • 中文图书
    • 壹嘉个人史
    • 海外华文写作丛书
    • 长篇小说
    • 人文/历史/社科
    • 作品集
  • One Kite
  • Our Authors
  • Shop
  • Contact
  • about

1 Plus Books

1 Plus Books 1 Plus Books 1 Plus Books
点击了解“壹嘉个人史”详情

1 Plus Books

1 Plus Books 1 Plus Books 1 Plus Books
点击了解“壹嘉个人史”详情

活动预告 Upcoming Events

挖掘抗战空军记忆,壹嘉图书再获大奖!

近日,美国华人图书馆员协会公布2022年度最佳图书奖获奖名单,由李安著、壹嘉出版的《寻找尘封的记忆:抗战时期民国空军赴美受训历史及空难探秘》获得“成人非虚构”类别的荣誉奖!热烈祝贺作者李安!从寻找罹难二叔到为众多长眠异国的民国空军飞行员寻找亲人,到这本书的问世,我们见证了她和众多志愿者精力与情感上的艰辛付出,也与她们共享每找到一位家属时的喜悦,一同感受随之而来的悲喜交加。以她的寻找,李安成功地冲破时间、空间与政治的阻隔,将过去与现在,以及中国大陆、台湾和美国连结在了一起,用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表达出反对战争的鲜明态度。

當記憶也死去,才是真正的死去——“壹嘉個人史”系列獲獎作品

尋找塵封的記憶——抗戰時期民國空軍赴美受訓歷史及空難探秘

二戰時期,根據中美兩國政府達成的協議,一批批中華民國空軍飛行員先後被送到美國,參加培訓。大部分學員學成歸國,投身於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戰鬥,許多人為此付出了年輕的生命。還有一部分學員則在培訓期間逝於飛行事故。由於戰亂和中國接連不斷的政治運動,他們的家人大多未能得知他們死難的具體情形,更不瞭解葬在何處。而這些出師未捷身先死的年輕人,如同被遺忘的孤兒,七十年來遠離祖國與親人,在異國他鄉,一抔黃土,掩埋了他們殺敵報國的雄心。

本書作者李安的二叔李嘉禾便是如此。1941年,西南聯大物理系三年級學生李嘉禾投筆從戎加入空軍,次年秋赴美,一去未歸。六十年後,李安家人終於在德州埃爾帕索(El Paso, TX)布利斯堡國家軍人公墓找到了他。去墓地祭拜二叔時,他們驚訝地發現,在李嘉禾墓周圍,還有不少同樣鐫刻著"Chinese Air Force"的墓碑,這些都是與她二叔一樣,被時代風塵掩埋的民國空軍。

李安面對墓群立下誓言:你們都是我的二叔,我一定要幫你們找到親人!

從2018年初開始,三十年來只關心高科技項目進展的"矽谷人", 懷著對歷史的敬畏和使命感走進了史料堆,邁上了尋找抗戰飛行員家屬、研究和記錄抗戰空軍赴美培訓史的歷程......

海內外志願者和空史專家從四面八方伸出援手,民國空軍赴美系列歷史資料和照片逐漸從封存已久的檔案櫃、歷史文獻資料網站、博物館搜尋出來,還有一些來自個人收藏。一系列珍貴史料,成為尋親認親的重要線索和依據。在愛心志願者、電視台、報社等媒體,以及"龍越基金會"的幫助下,李安已經為三十三位赴美殉職空軍找到了親人。在這個過程中,她將民國空軍赴美培訓的歷史,從高層決策到具體執行,從後勤運輸到培訓課程、生活安排等等,系統地挖掘整理出來,於是有了這本"尋找塵封的記憶"。

壯志未酬的年輕飛行員們,可以安息了。

“壹嘉个人史”更多作品,请点击这里 

關於作者

李安是中國改革開放後第一代大學生,曾經任職於上海社科院經濟、社會、法律咨詢中心,參與上海浦東開发相關政策及上海市宏觀經濟发展政策研究。 九十年代初留學加拿大,長期從事城市交通和企業管理系統研发工作,後移居美國,到加州矽谷高科技公司擔任項目研发管理。 2003年起,陸續在海外中文報刊,雜志及網站发表文章,內容涉及新老留學生,移民生活,社會現象及旅遊風光。現為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終身會員。 目前正以作者和歷史研究者的雙重身份繼續從事抗戰歷史研究。

媒體報道

《世界日報》報道作者李安和《尋找塵封的記憶》的出版

優視TV訪談作者李安和出版人劉雁

壹嘉出版與斯坦福大學東亞圖書館合辦《尋找塵封的記憶》新書討論會

更多詳情,請點擊查看


點擊購買

亞馬遜購買

B & R 購買

台灣博客來購買

未来之宴:一场惊心动魄的美食之旅

“我根本不是来吃饭,⽽是来经历顶级的艺术体验”

内容简介

从⼩对烹饪⽆感,只因为中国⼈的饮⻝习惯⽽以油盐酱醋调味的⾼磐磐,⼗⼆年前因为健康原因开始⼤量饮⽤新鲜果汁。⼏个⽉后,她不仅身体状况改善,还有⼀个意外的惊喜:味蕾变得格外敏感,能够品尝出蔬菜的本味,那份⾃然的清⽢让她惊喜得就像发现了新⼤陆。


当时正是从菜园到餐桌运动如⽕如荼的时候,也是新式烹饪蓬勃发展的时候, 新式的⻄餐追求新鲜⾃然,崇尚融合创新,厨房正在成为美⻝艺术创作的热点。⾼磐磐开始主动寻找、体验新式⻄餐,从⼤师们的烹饪中懂得了什么叫"⼈间⾄味是清欢";在⽶其林三星餐厅Robuchon,她更有了⽯破天惊的美⻝体验:"我明⽩了我所尝的根本不是美⻝,⽽是由味道,⾊彩,形态,温度组成的艺术佳作。我也根本不是来吃饭,⽽是来经历顶级的艺术体验。"


从⻄海岸到东海岸,从旧金山到哥本哈根,从秘鲁到⻄班⽛,这本书记录了这场惊⼼动魄的美⻝之旅。磐磐以⽣花妙笔,⽤⽂字记录了她所体验到的不同烹饪⼤师们调制的各种⽆形滋味,也记录下她强烈的精神感受和体会。让我们追随她的笔触,⼀起来体验这场独⼀⽆⼆的美⻝之旅吧。

关于作者

⾼磐磐,⽣于六⼗年代,⼋⼗年代毕业于北京⼤学⽣物系,九⼗年代来美国留学,取得分⼦⽣物学博⼠学位和法学博⼠学位,专攻⽣物医学研究,⼗⼏年后成为专利律师,在美国硅⾕从事法律业务逾⼆⼗年。 喜欢⽂学,艺术,美⻝,电影,旅⾏,瑜伽。

購買方式

亚马逊购买
B&N购买

滹沱河(壹嘉个人史)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自传体纪实小说,是二十世纪中叶一位普通中国人的血泪沧桑历史,记录了他所经历的日本侵略、国共内战、建立新中国、建国之初,以及后来一系列政治斗争,反右、大跃进、文革,直至中国跌落至濒临崩溃的黑暗深渊。   


 在这本书里,你会看到一个从小失去父亲庇佑的孤儿是怎样跌跌撞撞地成长,感受他在成长中所遭遇的无尽的贫穷、苦难和辛酸。他把对父亲朦胧的爱转移到对父亲的政党和他所从事的事业中,却在年仅17岁时,因为说了一句真话而被党抛弃、除名;在随后的反右斗争中,他又被打成右派,成为阶级敌人,在24岁的青春年华,在政治上被处以死刑......你将看到一个普通人在历史大潮之中,如何翻滚挣扎,如何摔得头破血流,又如何小心翼翼地生存下去。你也将看到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心存的正义力量,看到他 "长太息以掩涕,哀民生之多艰"的思索。  

关于作者

作者温雅娟,动荡的文革年代出生于草原钢城包头,在黄沙漫漫的边塞小城度过物质极度匮乏的童年和少年,精神却一如草原骏马自由奔放,无拘无束。18岁时,怀揣当年烈士祖父未竟之学业梦想,以极优异的高考成绩放弃北大而进入北师大。


毕业后担任大学会计教师若干年,外企财务总监若干年;移民加拿大之后,专业税务师若干年。育有两名学业出色的子女,父慈子孝,家庭美满。    


本书是作者基于父亲的笔记与父女之间的多次交流,以父亲的口吻和自传的形式,首次开启的文学探索,也是作者与上个世纪的历史展开的无数次对话。疫情肆虐期间,作者闭门造车,笔耕不辍。历时三年,搁笔之时仍意犹未尽。唯愿此独立之思考和不屈之精神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愿我们的民族不再经历这样的磨难

購買方式

亚马逊购买
B&N购买

趣谈文化

内容简介

这是原山东大学教授、《文史哲》主编、季羡林晚年学术助手蔡德贵先生的文化随笔集。书中共收入随笔七十余篇,分为五辑,分别是"文化短平快"、"教育"、"学术"、"思想和文化"、"季羡林文化现象",涉及中国近代教育、知识分子、东方哲学、比较宗教与文化、巴哈伊在中国的传播、季羡林的学术与早年生活等多方面内容。

内容简介

这是原山东大学教授、《文史哲》主编、季羡林晚年学术助手蔡德贵先生的文化随笔集。书中共收入随笔七十余篇,分为五辑,分别是"文化短平快"、"教育"、"学术"、"思想和文化"、"季羡林文化现象",涉及中国近代教育、知识分子、东方哲学、比较宗教与文化、巴哈伊在中国的传播、季羡林的学术与早年生活等多方面内容。

关于作者

蔡德贵,1945年生,山东招远人。1970年北京大学东语系阿拉伯语专业毕业。山东大学退休教授、博士生导师。季羡林晚年学术助手。现任大理大学客座教授、美国教育为21世纪(EDU21)董事。曾任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巴哈伊研究中心主任、《文史哲》主编、《孔子研究》主编。兼任中国孔子基金会顾问、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巴哈伊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和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浙江大学哲学系兼职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学术委员、北京大学巴哈伊文献翻译项目顾问、教育部九五、十五规划宗教学科评审组专家等。先后在埃及、美国、瑞士、沙特阿拉伯、以色列、日本等地访问研究和参加学术活动。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和东方哲学、宗教。

購買方式

亚马逊购买
B&N购买

儒特风:玛莎·儒特与巴哈伊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内容简介

玛莎-儒特(Martha Root, 1872-1939)是巴哈伊重要的早期信仰和传导者,去世后被尊为"圣辅"。中国是她全球传导之旅的重要一站。作者从浩如烟海的中英文报刊资料中爬梳整理出线索,理清了儒特中国之行的具体行程、日常起居与传导活动;尤其是她与中国知识界和中英文媒体的交流与合作。由于世界语与巴哈伊的紧密关系,本书也第一次梳理了上世纪早期世界语在中国的传播,以及胡适、胡愈之、蔡元培、周氏兄弟、于道泉、陈原、冯省三等对世界语运动的支持和推动。

关于作者

蔡德贵,1945年生,山东招远人。1970年北京大学东语系阿拉伯语专业毕业。山东大学退休教授、博士生导师。季羡林晚年学术助手。现任大理大学客座教授、美国教育为21世纪(EDU21)董事。曾任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巴哈伊研究中心主任、《文史哲》主编、《孔子研究》主编。兼任中国孔子基金会顾问、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巴哈伊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和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浙江大学哲学系兼职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学术委员、北京大学巴哈伊文献翻译项目顾问、教育部九五、十五规划宗教学科评审组专家等。先后在埃及、美国、瑞士、沙特阿拉伯、以色列、日本等地访问研究和参加学术活动。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和东方哲学、宗教。

購買方式

亚马逊购买
B&N购买

逆流者: 抗日殺奸團成員口述歷史實錄

内容简介

抗戰爆發後,被日軍占領的平津地區活躍著一支由中學生自發組織的抗日團體--抗日殺奸團。他們多次在天津和北平展開爆炸、暗殺等抗日殺奸行動。    


在抗團組織遭到日軍破壞之後,他們的行動轉向了搜集情報和動員知識階層脫離淪陷區等工作。  這個團體的成員多半是高官貴戚、富商名人之後,非富即貴,比如:      


北洋政府總理熊希齡的外孫女馮健美;  

北洋海軍總長劉冠雄將軍的孫子劉友深、劉友淦、外孫王文誠、王文鑒;   

偽滿總理鄭孝胥的兩個孫子鄭統萬和鄭昆侖;   

第十一戰區司令長官孫連仲將軍的兒子孫湘德和女兒孫惠書;等等。      


他們親自組織、策劃並親手執行了影響深遠、甚至引起中英日三國外交紛爭的暗殺活動。  當年或傷或死於他們手中的漢奸有:   


《新民報》編輯局局長吳菊癡;   

北平建設總署、總工局局長俞大純;   

教育局局長陶尚銘;   

天津商會會長王竹林;  

 天津儲備銀行的經理、海關督查程錫庚等,以及   

未刺殺成功的川島芳子和周作人。      


今天,抗日殺奸團的成員已日漸雕零,這段歷史更是鮮少為人所知。  


本書作者賴恩典自籌經費,花費數年時間,奔赴北京、上海、美國和臺灣,找到並采訪了仍然在世的七位當年的抗日殺奸團成員,錄製下寶貴的視頻資料,並從中整理出30余萬字口述歷史,匯編成這本《逆流者》,為這段歷史保留下珍貴的第一手資料。      


而今這七位老人只剩三位在臺灣,中國大陸已無抗團成員,全球抗團成員也僅剩五位。

关于作者

賴恩典,福建人,紀錄片導演。2005年策劃騎單車走滇緬公路,歷時60余天,騎行千余公里,拍攝紀錄片《重返滇緬路》,同年該片被列入中國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六十週年全國四十部重大歷史題材作品之一。2007-2008年,在廈門發起設計、印刷和義賣T恤,籌款數萬元資金幫助老兵。2009年,設計中國大陸第一本關於抗戰史的掛歷。2018年3月,受堪培拉國立大學邀請,赴澳分享口述歷史創作。2010年至今,利用業餘時間奔赴中國18省以及港澳台和美國等國家與地區,搶救性記錄了137位抗戰老兵的口述歷史,包括飛虎隊、諾曼底登陸戰參與者、南僑機工、慰安婦、海軍、抗日殺奸團、偽軍等,總口述時長42,000分鐘。

購買方式

亚马逊购买
B&N购买

硅谷日记:新冠笼罩下的百日历程

内容简介

2020年2月26日,加州戴维斯大学医院确认一周前收治的一位病人测试阳性,是加州当时所知的第一个新冠病人。2月28日,一位没有明确接触史的老年妇女检测阳性,入住了离作者住处不到十公里的El Camino医院。2月29日,一位五十多岁的男性在西雅图去世,是美国当时已知的第一位由于新冠肺炎失去生命的患者。这一天,冬凯开始结绳记事。


在瘟疫最严峻的这个期间的100篇日记中,冬凯记录了在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他所看到的丑恶,更记载了他看到的大爱;记录了他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愤慨,更记下了争取公平正义的人们给他带来的力量;记下了他对受到挑战的民主制度的担忧,更记载了捍卫民主制度的人们给他带来的鼓舞。最重要的,是每一篇日记给他带来的审视自己内心的宝贵机会-- 特别是在那心神不宁的时候。


为本书撰写后记时,正值2021年的美国独立日。冬凯感慨:虽然我们还没有取得对瘟疫的最后胜利,我们的民主制度还没有达到所能达到的美好,我们的社会还有很多的丑恶;而当我仰望不远处上空升腾的节日焰火的时候,我知道:明天,会更美好--因为我们在一起。

关于作者

上官东恺,出生于墨子故里,仓颉故乡,15岁入读清华大学理工科,25岁获英国牛津大学博士学位后在美国生活工作至今。于多家国际知名的电子企业领导全球技术团队,在微电子领域曾有专著、数百篇论文和几十项发明。为IEEE会士(Fellow),并曾参与多个国际行业学会理事会,数年来获多项业界奖励。其间逐水草而居,上世纪曾先后生活在美国阿拉巴马州和密西根州,而适应不同的气候冷暖、方言口音以及地方文化。本世纪以来安居加州硅谷,多年来穿梭于东西之间,来往二三十个国家;钟情于文理之中,生存中又求生活。业余习字练琴,郊游吟诗,以觅知音,而求同好。性孤僻,易冲动,特立独行,苟且偷生中奢望诗和远方,在两极分化的社会里信守“和而不同”,在日益疏远的人群间寻觅心灵共振,在平淡的生活中追求美好。

購買方式

亚马逊购买
B&N购买
Beijing: A Symmetrical City showcase the design philosophy  one of the oldest cities

Award-winning book About Chinese culture!

2020 New York City Big Books Award Winner!

2020 Moonbeam Children's Book Award Gold Medal Winner!

Follow the fabulous illustrations and become a mini-expert on the ancient capital of Beijing!

Excellent gift for kids of 10yrs +1 !

click to buy

Award-winning book - Beijing: A Symmetrical City

The first ever children's book based on the design philosophy and architectural details of Beijing!

  

Beautifully rendered drawings are a feast for the eyes. Part architectural tour, part intro to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 this book showcases one of China’s most famous landmarks.

                                                                                                         —— Kirkus Review


This is an amazing and precious book I would certainly purchase for libraries, and for my friends, not only juniors, and most certainly for myself - to bring it along while my family and I travel to Beijing.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is grand metropolis, a 1000 years old capital of 5 dynasties, not only well written, beautifully illustrated, but also with a detailed analysis of its classical architectural design which is unique offering fascinating new insights.

                                                  ——Jan Hwang, Librarian of Seattle Asian Art Museum


Really enjoy this book, it feels like you're being transported to Beijing, and going on a tour in that old times. A must read book before you land first on the city itself, or even bring it with you so you can relive those emperor eras while walking around. Or like me, enjoy the book and dreaming while stay at home. 

                                                                                              ——Jo Clairefontaine (Netgalley )

Click to know more



“壹嘉個人史”系列新書上榜亞馬遜

《李慎之與美國所》榮登美國亞馬遜“中國歷史性傳記”類新書版第一名!作為中國社科院美國所的創辦者和早期的掌舵人,李慎之對於1980-1990年代中國的美國研究以及中國對美外交政策的制定,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click to buy

近期活动与媒体报道 EVENTS AND MEDIA REPORTS

优视电视台“开放唛”访谈李安和刘雁

美国中文电台采访《寻找尘封的历史》作者

美国中文电台采访《寻找尘封的历史》作者

主持人旭亮就《寻找尘封的记忆》的写作、源起、个人历史记录的意义与价值等问题,与两位受访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点击收听

美国中文电台采访《寻找尘封的历史》作者

美国中文电台采访《寻找尘封的历史》作者

美国中文电台采访《寻找尘封的历史》作者

2021年,美国中文电台“每日关注”栏目播出对《寻找尘封的历史》作者李安和壹嘉社长、总编辑刘雁的采访

香港電台“一分鐘閱讀”節目推薦《李慎之與美國所》

美国中文电台就Beijing: A Symmetrical City采访壹嘉出版及"One Kite"团队

美国中文电台就Beijing: A Symmetrical City采访壹嘉出版及"One Kite"团队

李怡先生在節目中介紹了《李慎之與美國所》的主要內容,尤其是李慎之對於中國的美國研究的創立之功,和李慎之的坎坷經歷與坦蕩正直的個人品行。点击收听

美国中文电台就Beijing: A Symmetrical City采访壹嘉出版及"One Kite"团队

美国中文电台就Beijing: A Symmetrical City采访壹嘉出版及"One Kite"团队

美国中文电台就Beijing: A Symmetrical City采访壹嘉出版及"One Kite"团队

Beijing: A Symmetrical City上市后反响強烈,美国中文电台“今日关注”栏目就此采访了壹嘉出版社长刘雁和OneKite合伙人刘丹青。点击收听

星岛中文电台采访A Poetic Portal to Chinese Culture作者卢琪韶和刘雁

美国中文电台就Beijing: A Symmetrical City采访壹嘉出版及"One Kite"团队

星岛中文电台采访A Poetic Portal to Chinese Culture作者卢琪韶和刘雁

2019年4月3日,星岛中文电台采访A Poetic Portal to Chinese Culture的作者卢琪韶和壹嘉社长、总编辑刘雁

2019年4月3日,星岛中文电台著名主持人Yvonne采访了A Poetic Portal to Chinese Culture的作者卢琪韶和壹嘉社长、总编辑刘雁

TV26台采访彭靖和刘雁

洛杉矶 · 夏榆读者见面会

星岛中文电台采访A Poetic Portal to Chinese Culture作者卢琪韶和刘雁

《尘封的历史》作者彭靖和壹嘉总编辑刘雁 接受TV26台著名主持人郑家瑜访谈

洛杉矶 · 夏榆读者见面会

洛杉矶 · 夏榆读者见面会

洛杉矶 · 夏榆读者见面会

夏榆的两部文化访谈录在美国读者中反响强烈,纽约、洛杉矶、旧金山分别举办了两场活动,读者与夏榆互动非常活跃。

《重返2046》入围星云奖

洛杉矶 · 夏榆读者见面会

洛杉矶 · 夏榆读者见面会

近来声誉鹊起的南加作家二湘作品《重返2046》入围2017年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电影创意奖。以同名作品为题的二湘中短篇小说集由壹嘉1 Plus Books在2016年推出,是二湘的第一本书。

优视采访《实用儒学》作者, 原山东大学教授蔡德贵

优视采访《实用儒学》作者, 原山东大学教授蔡德贵

优视采访《实用儒学》作者, 原山东大学教授蔡德贵

2019年5月26日, 湾区中文电视台优视对蔡德贵教授进行专访,畅谈实用儒学(2018年5月版)和季羡林。蔡德贵,山东大学荣休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学大师季羡林晚年学术助手。曾任《文史哲》主编、《孔子研究》主编。

旧金山图书馆讲座后史钟麒与图书馆中文部负责人卢慧芬等合影

优视采访《实用儒学》作者, 原山东大学教授蔡德贵

优视采访《实用儒学》作者, 原山东大学教授蔡德贵

2019年11月16日,《革命时代的芭蕾》作者、样板戏《白毛女》中大春扮演者之一史钟麒在旧金山图书馆举行讲座,受到热烈欢迎。讲座后,史钟麒夫妇、刘雁等与旧金山图书馆中文部负责人卢慧芬女士合影留念。

《星岛日报》报道《革命时期的芭蕾》出版

优视采访《实用儒学》作者, 原山东大学教授蔡德贵

《星岛日报》报道《革命时期的芭蕾》出版

1967年4月25日江青等中央文革成员接见《白毛女》剧组。二排右三:史钟麒、史鈡麟双胞胎兄弟之一

2019年10月1日《星岛日报》报道了《革命时期的芭蕾》一书的出版。本书作者史钟麒曾是样板戏《白毛女》中男主角大春的扮演者,这部回忆录生动记录了他与芭蕾相伴的一生,以及《白毛女》从独幕剧到样板戏的过程等历史事件。

Click to learn more in books

1 Plus Blog

Subscribe to news in books and events!

Connect With Us

Copyright © 2023 壹嘉出版 1  Plus Books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GoDaddy Website Builder